10月13日,西里西亚理工大学焊接工程系副主任Aleksander Lisiecki(亚历山大·利谢茨基)教授应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秦书洋、柯雨蛟老师的邀请访问学院,并作了题为“激光高强装甲板焊接实验研究”的学术报告。

利谢茨基教授报告现场
利谢茨基教授的研究领域广泛,核心聚焦激光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与创新,尤其在高性能材料加工方面具有深厚积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激光焊接、激光熔覆、表面工程,以及高耐磨、高耐久表面层的创新工艺开发。同时,教授在高强钢与有色合金的混合焊接技术上也有长期研究。其科研与教学还涉及电弧与等离子工艺、多种增材制造技术(如SLS、SLM、LMD、WAAM、FDM)、焊接与增材制造过程监控、机器人应用(含机械臂与实验无人机设计),以及先进质量控制方法(如热成像技术)。

与会学生正认真听取利谢茨基教授分享前沿动态
报告开始,利谢茨基教授系统介绍了西里西亚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焊接系的组织架构,详细说明各专业实验室的功能与设备配置,重点展示了激光加工实验室、增材制造实验室(配备SLS、SLM及WAAM设备)、材料表征实验室,以及焊接过程监测与力学性能测试实验室等核心科研平台。作为实验室负责人,他特别强调了激光焊接过程中辐射对眼睛及身体的潜在危害,并提醒师生必须规范使用防护装备,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随后,他简要汇报了个人及团队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防弹钢板焊接工艺。在报告尾声,利谢茨基教授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表达了与中国学术界及产业界深化合作的强烈意愿。他鼓励青年学者积极参与国际交流,通过学术访问与联合研究拓宽视野,推动科技创新与跨文化理解,共同应对全球工程技术挑战。
此次访问与交流也是燕山大学西里西亚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办学中外教师深入合作的拓展,为燕山大学师生提供了了解国际前沿焊接技术及先进实验室建设经验的宝贵机会,也进一步拓展了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与西里西亚理工大学焊接系的合作空间。双方有望在激光加工、增材制造及高技术材料焊接等方向建立实质性合作机制,共同推进高水平联合研究、人员互访及研究生培养,为中波两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

与会者就报告内容与利谢茨基教授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