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各位研究生同学:
2022级 机械电子工程 学科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具体安排如下:
第1组
一、答辩时间: 2025年 5 月 24日 上午 8 : 00 到 17 : 00
二、答辩地点: 东区四教304
三、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答辩委员会 |
姓 名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所属学科(领域) |
主席 |
李仕华 |
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委员 |
牛跃伟 |
高级 工程师 |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 |
机械工程 |
许允斗 |
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黄鹏 |
副教授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机械电子工程 |
郑魁敬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秘书 |
王鑫 |
实验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答辩论文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指导教师 |
1 |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高效能量收集和传感监测技术研究 |
高飞越 |
巴凯先 |
2 |
液压驱动型串联机构的末端高精度位姿控制方法研究 |
陈春昊 |
巴凯先 |
3 |
足底液控减重训练装置稳定性判别与控制研究 |
李子涵 |
边辉 |
4 |
一种新型滚动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控制研究 |
辛隆 |
边辉 |
5 |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立袋喷码质量检测系统研究 |
陈子豪 |
边辉 |
6 |
双足爬壁机器人船舱格间三维重建及定位研究 |
张雨汉 |
边辉 |
7 |
面向船舶格间的双足爬壁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 |
王成朕 |
边辉 |
8 |
面向钢结构焊接的工件识别与定位抓取研究 |
孟畅乾 |
边辉 |
9 |
一类单转动自由度并联机构构型综合与分析 |
余云飞 |
胡波 |
10 |
基于磁性齿轮的振动能量收集器设计与研究 |
李博 |
胡波 |
11 |
3-SPR并联机构弹性动力学建模与动态特性分析 |
冯少雄 |
胡波 |
12 |
含螺旋约束的3-UPU并联机构设计及运动/动力学研究 |
张家赫 |
胡波 |
13 |
Ni和Co双中间层对不锈钢复合板结合性能影响研究 |
张彪 |
金贺荣 |
14 |
机器人铣削过程薄壁筒件颤振监测与抑制方法研究 |
陈晓卫 |
金贺荣 |
15 |
模块化股骨柄颈部锥度界面微动磨损特性研究 |
于润泽 |
金贺荣 |
16 |
氧化铝陶瓷-钛合金胶合界面结构设计与制备工艺研究 |
沈晓龙 |
金贺荣 |
17 |
大型薄壁构件铣削加工壁厚误差补偿研究 |
陈一凡 |
王志勇 |
第2 组
一、答辩时间: 2025年 5 月 24日 上午 8 : 00 到 17 : 00
二、答辩地点: 东区四教314
三、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答辩委员会 |
姓 名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所属学科(领域) |
主席 |
史艳国 |
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委员 |
王振宇 |
高级 工程师 |
秦皇岛齐二数控机床 有限责任公司 |
机械工程 |
史小华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赵传军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唐艳华 |
高级实验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秘书 |
刘晓飞 |
讲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答辩论文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指导教师 |
1 |
月球大深度钻探机构动力学优化设计研究 |
沈薛 |
陈子明 |
2 |
基于并联机器人弯管成形仿真及回弹研究 |
周子荐 |
陈子明 |
3 |
大型玻纤罐视觉伺服开孔成套设备研发与误差补偿 |
王雨山 |
陈子明 |
4 |
火星钻取样品初级封装机构设计与研究 |
张周昊 |
陈子明 |
5 |
八自由度隧道湿喷机械手自动喷浆策略与轨迹规划研究 |
张振 |
陈子明 |
6 |
基于广义并联机构的新型高速上袋机构设计及性能分析 |
魏佳豪 |
李仕华 |
7 |
具有容错性的并联机构构型综合方法与性能分析 |
张涛 |
李仕华 |
8 |
基于数字孪生的出炉机器人调姿机构运动监测系统研究 |
周京涛 |
李仕华 |
9 |
多约束下弱耦合柔性次镜调整机构多目标优化与实验研究 |
张帅 |
李仕华 |
10 |
面向柔性次镜调整机构寄生运动与温漂的补偿模块设计 |
曹帅帅 |
李仕华 |
11 |
基于滑靴磨损和LSTM融合的轴向柱塞泵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
潘浩 |
任玉波 |
12 |
基于手眼标定的工件智能测量系统关键问题研究 |
刘晓钰 |
李艳文 |
13 |
苹果采摘机器人多目标识别定位研究 |
祝义浩 |
李艳文 |
14 |
基于刚性折纸的厚板可展结构设计与分析 |
刘星雨 |
李艳文 |
15 |
面向驾驶模拟的MPC体感算法结构优化与权重动态切换策略研究 |
李文 |
李永泉 |
16 |
基于深度学习的滑雪动作相似度计算研究 |
郝思豪 |
李永泉 |
17 |
基于表面肌电控制的手指康复机器人训练系统研究 |
李可健 |
李永泉 |
第3 组
一、答辩时间: 2025年 5 月 24日 上午 8 : 00 到 17 : 00
二、答辩地点: 东区四教404
三、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答辩委员会 |
姓 名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所属学科(领域) |
主席 |
金贺荣 |
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委员 |
李凌云 |
高级工程师 |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 |
机械工程 |
杨彦东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边辉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叶妮佳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秘书 |
李富娟 |
高级实验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答辩论文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指导教师 |
1 |
上肢康复机器人的按需辅助控制策略及实验研究 |
东继鑫 |
李二伟 |
2 |
两用上肢康复机器人柔顺控制研究 |
陈洪伟 |
李二伟 |
3 |
恒传递三自由度并联力反馈操作器设计与实验 |
刘亚军 |
李二伟 |
4 |
舰载靶机发射稳定平台阻抗控制研究 |
王少伟 |
李二伟 |
5 |
艇载无人机垂直起降绳牵混联跟踪平台优化与控制研究 |
张景然 |
李二伟 |
6 |
煤港移动机器人导航策略与算法研究 |
梁世龙 |
刘晓飞 |
7 |
4UPR-2RPU冗余驱动机器人协调控制策略与算法研究 |
郑浩洋 |
刘晓飞 |
8 |
空间并联指向平台机构设计与在轨标定技术研究 |
贾子钊 |
刘晓飞 |
9 |
2R1T超冗余驱动并联机构拓扑综合与多目标协同优化 |
袁徽铭 |
刘晓飞 |
10 |
冗与驱动并联机构6-RPS的精度分析与综合 |
张宇明 |
刘晓飞 |
11 |
轴承环连续轧制工艺及关键技术研究 |
孙政 |
张连东 |
12 |
挖掘机液压机械臂运动控制研究 |
蒋昕航 |
张连东 |
13 |
非均匀填充泡沫铜-石蜡复合相变材料储热性能研究 |
于恒昌 |
李姿葳 |
14 |
TPMS复合相变材料传热性能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 |
祝浩然 |
李姿葳 |
15 |
一种(SPR+SP+SPS)+(3-PSR)混联机构分析及刚度特性研究 |
常雪龙 |
牟德君 |
16 |
(2-UPU+SPR)+(2-UPU+RPS)双层非对称混联机构分析及力学特性研究 |
陈先岭 |
牟德君 |
17 |
可折展模块化携行式装卸平台设计与特性研究 |
南硕阳 |
鹿玲 |
18 |
飞机部件移载机器人检测与编队避障系统研究设计 |
周兆千 |
鹿玲 |
第4 组
一、答辩时间: 2025年 5 月 24日 上午 8 : 00 到 17 : 00
二、答辩地点: 东区四教414
三、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答辩委员会 |
姓 名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所属学科(领域) |
主席 |
赵延治 |
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
刘志家 |
高级 工程师 |
秦皇岛齐二数控机床 有限责任公司 |
机械工程 |
张连东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谷大鹏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李二伟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秘书 |
李姿葳 |
讲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答辩论文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指导教师 |
1 |
基于无感位置估计的驱发一体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研究 |
邓黎明 |
杨彦东 |
2 |
电动装载机复合储能泵控单元多目标参数匹配 |
李泊远 |
杨彦东 |
3 |
一种基于张拉整体结构的仿生腕关节设计 |
罗弘烨 |
杨彦东 |
4 |
基于机器视觉的油气管道缺陷检测研究 |
胡思远 |
史艳国 |
5 |
自动力轮式管道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
杜树浩 |
史艳国 |
6 |
基于折纸的模块化过约束变形翼骨架机构设计及实验 |
姜楠 |
王岩 |
7 |
轻小型薄壁金属螺旋管在轨制造装备设计及优化 |
陈禹名 |
王岩 |
8 |
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载荷谱编制与疲劳寿命分析 |
李岗 |
史小华 |
9 |
大负载多模态足履复合机器人设计与实验研究 |
李帅奇 |
许允斗 |
10 |
含间隙可展开天线支撑机构展开可靠性分析与构型优化 |
邢则拯 |
许允斗 |
11 |
金属立面爬壁机器人设计与研究 |
赵哲 |
许允斗 |
12 |
双机械臂防碰撞自主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
刘贺 |
许允斗 |
13 |
少自由度四面体抛物面可展天线机构设计与分析 |
曹腾飞 |
鹿铃 |
14 |
弹性双向弯曲C杆力学建模及伞状天线折展机构实验研究 |
范福源 |
杨慧 |
15 |
分层超结构填充变形翼结构设计及其力学特性研究 |
杨彦飞 |
杨慧 |
16 |
旋转重入超结构力学建模及填充变形翼结构性能研究 |
刘瀚孺 |
杨慧 |
17 |
变形翼超结构蒙皮结构设计及力学特性分析 |
裴策涵 |
杨慧 |
第5组
一、答辩时间: 2025年 5 月 24日 上午 8 : 00 到 17 : 00
二、答辩地点: 东区四教514
三、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答辩委员会 |
姓 名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所属学科(领域) |
主席 |
李艳文 |
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委员 |
尹志高 |
高级 工程师 |
中信戴卡轮毂股份有限公司 |
机械工程 |
陈子明 |
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张庆玲 |
正高级 实验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牛建业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秘书(兼) |
丰宗强 |
实验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 答辩论文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指导教师 |
1 |
可助行坐躺站康复机器人设计与运动意图识别研究 |
石从蓉 |
赵铁石 |
2 |
抵靠式五轴稳定舷桥系统建模与驱动研究 |
周兴平 |
赵铁石 |
3 |
基于单点多折痕刚性折纸的可展开天线的设计与分析研究 |
董晋铭 |
赵永生 |
4 |
高可靠自适应空中加油对接装置设计与分析研究 |
李少哲 |
赵永生 |
5 |
空间太阳能电站模块化折展桁架机构设计与在轨组装研究 |
刘嘉耀 |
赵永生 |
6 |
扭转收束式空间柔性捕获机械手设计与分析研究 |
刘晓涵 |
赵永生 |
7 |
单向大行程并联精密调姿装配机器人设计与分析 |
唐志鑫 |
赵永生 |
8 |
环咽肌经口注射手术机器人构型设计及分析 |
鞠文冉 |
郑魁敬 |
9 |
刚柔耦合躯干康复机器人机构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 |
李廉清 |
郑魁敬 |
10 |
基于超声换能器的光伏清洁机器人 |
刘世创 |
郑魁敬 |
11 |
基于麦克纳姆轮的管道机器人系统设计与性能研究 |
黄大原 |
姚建涛 |
12 |
非对称Stewart平台系统开发与自寻位策略研究 |
李伟 |
姚建涛 |
13 |
基于点云数据的大型铸锻件表征提取与轨迹规划 |
乔建达 |
姚建涛 |
14 |
可变径管道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参数优化研究 |
乔磊 |
姚建涛 |
15 |
变刚度智能抓取机器人设计与实验研究 |
董历铭 |
赵延治 |
16 |
新型电梯导轨安装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分析 |
刘嘉伟 |
赵延治 |
17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板球模拟训练系统与实验测评 |
亓焊同 |
赵延治 |
18 |
基于Miur折纸的径向大折展比管状折纸机构及机器人设计 |
韩振 |
赵延治 |
第6组(学硕)
一、答辩时间: 2025年 5 月 24日 上午 8 : 00 到 17 : 00
二、答辩地点: 东区四教607
三、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答辩委员会 |
姓 名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所属学科(领域) |
主席 |
胡波 |
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委员 |
邱雪松 |
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张力 |
副教授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机械电子工程 |
赵德颖 |
副教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王岩 |
高级 工程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秘书 |
马国梁 |
讲师 |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答辩论文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指导教师 |
1 |
风电叶片打磨机器人的路径优化与恒力控制研究 |
关其哲 |
史小华 |
2 |
基于变胞机构的风电叶片攀爬机器人设计与步态规划研究 |
邵明扬 |
史小华 |
3 |
风电叶片喷涂机器人设计与轨迹规划研究 |
梁然 |
史小华 |
4 |
基于数据驱动融合模型的柱塞泵剩余使用寿命预测研究 |
韩卓 |
杨彦东 |
5 |
基于张拉整体结构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
侯英东 |
杨彦东 |
6 |
基于多阶段Wiener过程的轴向柱塞泵剩余寿命预测研究 |
王志旭 |
杨彦东 |
7 |
基于死区补偿的泵控液压拉伸垫系统自抗扰位置控制研究 |
臧凯明 |
杨彦东 |
8 |
具有组态化动平台的并联抓取机器人设计与研究 |
郭佳伟 |
姚建涛 |
9 |
基于2RPU-2(RPU-R)单元的仿象鼻抓捕机械手的设计及分析 |
刘怡文 |
李永泉 |
10 |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目标无感人脸识别系统研究 |
梁飞行 |
刘宝华 |
11 |
基于生物电阻抗体积描记法的脉搏波无创检测系统研究 |
马仁昌 |
刘宝华 |
12 |
真空吸附足式爬壁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 |
李艺超 |
许允斗 |
13 |
车载两轴并联稳定平台建模分析与试验研究 |
李航 |
赵铁石 |
14 |
多机器人系泊系统建模分析及对接实验研究 |
齐继伦 |
赵铁石 |
15 |
刚柔混合救援执行机构设计与实验研究 |
张博文 |
赵延治 |
16 |
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类人运动学与柔顺控制研究 |
王琦 |
郑魁敬 |
17 |
空间大口径双环桁架可展天线机构设计与分析研究 |
周远智 |
韩博 |
18 |
刚柔耦合空间网系捕获机器人设计与分析研究 |
刘枫 |
韩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