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5年11月6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在四教108举办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双向融合分享交流会。学院170余名教师参加,教学副院长孙建亮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首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教师李海艳介绍了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了全会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重点结合机械工程学科特点展开分析,指出机械工程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要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的发展目标,在专业教学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意识,引导教师将原始创新、产业融合等全会精神融入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服务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筑牢思想根基。

李海艳老师介绍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在经验分享环节,郭保苏老师结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体验式生产实习,详细介绍了实践教学中的思政育人探索。他以精密零件加工、智能化工艺规划、数控编程优化等核心教学环节为案例,阐述了如何将工匠精神、质量意识和创新思维融入实践教学。郭保苏表示,生产实习作为连接课堂与产业的重要桥梁,要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塑造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郭保苏老师分享体验式生产实习的思政育人
陈子明老师以《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为切入点,从课程概述与思政目标、融合途径与举措、典型案例三个维度进行了分享。他介绍,该课程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将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通过项目式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将嵌入式技术与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相结合,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提升科技报国的使命感。

陈子明老师分享《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
孙建亮在会上强调,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双向融合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本次交流会搭建了教师经验分享与思想碰撞的平台,为学院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实践思路。会议要求全院教师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机械工程学科特色,持续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为培养兼具扎实专业本领和深厚家国情怀的新时代机械工程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