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部:
为保证本年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圆满完成,根据《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关于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指导性意见》和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4号)《2024/2025学年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论文原文报送及专家信息报送更新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要求,现对我院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查重检测及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等工作做出如下安排:
一、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
1.答辩时间安排
根据学校总体时间安排,各系部毕业设计(论文)结题答辩安排在5月16日(第13周周五)全天进行。各系部依据答辩情况、论文及图纸质量,确定重点审查名单,进入审查的学生需参加5月21日(第14周周三)的集中审查,根据审查结果确定答辩成绩二次答辩名单。
2.答辩工作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按照《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至第四十条执行。
(2)请各系部于5月22日下午五点之前在毕设系统上录入学生毕业答辩成绩。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原则上由开题评分、中期评分、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和答辩小组评分组成。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按百分制评定,毕业设计(论文)的总成绩为各节点成绩之和,录入毕设系统的各部分成绩须为整数。成绩不及格者,不能获得毕业设计(论文)课程学分。因指导教师或评阅人评分未达到该部分分数的60%导致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小于60分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合格。总成绩需要符合成绩分布要求,即成绩优秀率不高于20%,低分率不低于10%,各系部须将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统计分析表(见附件1)同时报送至院教务科。
(3)答辩分组时,须遵守“回避”原则,即指导教师不参与本人所指导学生的答辩。同一专业分成多个答辩小组进行答辩的,须在答辩开始前召开答辩准备会,统一答辩要求及评分规则,避免由于分组不同产生的分数差异过大。
(4)参加答辩及集中审查的师生应重视答辩与审查过程,学生需着正装,答辩过程要严肃认真,答辩与审查组应对答辩过程拍照存档。
3.工作流程
(1)各系部于5月12日前在燕大毕设系统上录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安排(含成员、时间和地点等),每个答辩组不少于3人。讲师可担任答辩组秘书,但不能作为答辩组成员。答辩组名称统一格式为:例如:冶金2/4。学院教务科对本系部答辩组安排的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核。
(2)请各系部于5月12日前将本系部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数据表(见附件2)(发送至学院教务科。
(3)请各系部督促学生务必在5月28日前将个人毕业设计(论文)的论文最终稿OfficeWord版(装订稿)(要求:包括论文封面、内封(扉页)、原创性声明、版权使用授权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英文摘要、目录、绪论、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及各学院要求的其他需要装订的材料)、抽检材料与PPT演示文稿等上传至毕设系统,确保论文最终稿Office Word版内容齐全。上传论文最终稿的名称命名按照如下规则:学生学号-学生姓名-论文题目。
注:2025届学位信息报送时采集导师和论文信息,请指导教师确保“导师姓名”“论文类型”“论文题目”“论文关键词”“论文撰写语种”“论文研究方向”六个与本科抽检工作相关的字段信息准确,切勿漏报、错报。5月23日上午11点后,原则上“论文题目”和“导师姓名”不允许修改。
(4)指导教师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对学生论文内容严格把关,对上传的各类文档材料认真审核,确保学生最终上传的论文为最终稿OfficeWord版,学院管理员在毕设系统上将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的最终稿OfficeWord版提交查重检测。毕设系统自动将论文最终稿word版转换为pdf版,请指导老师认真核对、确认。
(5)请各系部于5月22日上午11点之前将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名单报送至院教务科,以便确定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
(6)系主任在5月28日前在毕设系统上传答辩评审表(附件3)。答辩评审表为样例,各系部可根据本学院规定的过程管理评定具体分数和评审要点。
(7)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各系部应认真进行总结,并将燕山大学202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见附件4)于6月15日之前上传到毕设系统。
(8)以上材料(除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外)均需同时报送电子版。
二、查重及论文抽检工作
1.查重、AIGC检测范围及抽检范围
(1)2025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全部进行查重检测。
(2)2025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定稿全部进行AIGC检测,详见《关于开展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AIGC检测的通知》。
(3)2024/2025学年度(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期间授予学士学位并完成备案的全部毕业生)学生的论文最终稿pdf版将提交至教育部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平台,参加教育部的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工作,请各学院严肃认真对待此项工作。
2.查重检测标准
(1)参考国内同类高校检测标准,确定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检测标准为:总文字复制比在30%以内(含30%)的视为合格;总文字复制比在30%至50%之间的必须修改;总文字复制比超过50%的视为不合格。
(2)由于查重检测只是辅助检查手段,上述标准不作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水平认定的绝对标准,只能作为学生学术水平和诚信度认定的参考依据。希望广大教师在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恪守职责,严格把关。
3.查重工作流程
(1)论文预警(检测)工作
我院所有本科生答辩前每人有两次检测机会(1次预警,1次初检),预警检测工作定于5月9日,请各系部务必通知到学生提交检测材料,学生根据检测结果修改论文。
学院定于5月16日提交检测材料进行初检,初检工作与答辩同步进行,答辩工作结束前完成本系部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初检工作,学院将查重结果报教务处备案。查重结果不合格的论文答辩成绩统一记为零分,初检(检测)不参加检测的同学视为放弃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2)修改后复查。复查工作由教务处负责,各学院组织文字复制比介于30%至50%之间的学生进行论文修改,并将修改后的论文于5月20日上午11点之前提交毕设系统,由教务处进行再次查重。再次查重后合格的论文答辩成绩最高记为及格。查重结果仍超过30%的论文答辩成绩记为零分。
(3)评优查重。毕业答辩结束后,各学院提交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时,由教务处在评审前统一对参评学生的论文进行评优查重。
4.论文查重与抽检结果的使用
学校将根据毕业论文的查重与抽检结果对学院教学运行状态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经费预算进行动态调整,请各系部提高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视程度。
三、校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工作
1.推荐校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学院按照各系部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总数分配优秀名额,各系部根据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情况进行统筹分配,并组织评选本系部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经系部评选推荐,初次查重结果为合格且评优查重总文字复制比不超过20%的论文,认定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今后学校将根据上一年度各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对每个学院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比例进行调控。
2.校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报送
请各系部将下列备案材料于5月22日上午11点之前发送学院教务科马老师:
(1)学院推荐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汇总表(见附件5)(电子版);
(2)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摘要”应按照《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选编撰写规范》(见附件6)要求撰写。电子文档文件名统一格式为:学生姓名+专业简称,例如:刘畅 轧钢。
(3)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再次查重检测电子版格式按照查重工作的要求提供,因格式不符合规范导致文字复制比过高的,后果由学生本人承担。
四、二次答辩相关要求
1.二次答辩范围
为了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各系部可为首次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不及格的学生组织二次答辩。
2.二次答辩时间
二次答辩时间须安排在正式答辩两周后且在6月6日(16周周五)之前。
3.二次答辩工作要求
(1)各系部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二次答辩工作。二次答辩委员会(包括答辩组,见附件6)组成人员应为5人或7人,(可高于7人,可由原答辩组教师组合)助教可担任答辩委员会秘书,但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组)成员。答辩组成员安排时仍遵守“回避”原则,即指导教师不能参与所指导学生的答辩。
(2)二次答辩的成绩按照表决制进行评定,表决结果为合格的同学其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记为60分,表决结果为不合格的同学成绩维持原总成绩不变。
4.提交材料时间
(1)凡需组织二次答辩的系部,请在答辩前一周在毕设系统上分配最终论文二辩的答辩组。
(2)答辩完成后一天内在毕设系统完成成绩提交工作,答辩完成后一周内在毕设系统上传二次答辩成绩合格的同学的答辩评审表。
教务科地点:机械馆313室
教务科邮箱:jyjwk@ysu.edu.cn
联系电话:8072401
学校相关通知可见:https://jwc.ysu.edu.cn/content.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89&wbnewsid=7580 。
机械工程学院
2025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