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装备、材料及数字化技术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2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子项目)与企业合作项目60余项;于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授权发明专利28项。培养博士、硕士近100人。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双辊薄带铸轧新技术、辊型柔性调控新技术、管材冷热加工技术、大型锻件宏细观氢害机理基础研究。团队已在上述研究领域做出了创新性成果,并与上海宝钢集团、二重(德阳)集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国内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负责人简介
杜凤山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原燕山大学科技处处长、燕山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燕山大学图书馆馆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大型铸锻件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重点项目专家组,专家组成员、海内外青年设计与制造科学会议暨吴贤铭制造科学会议(ICFDM),组委会成员、压力加工设备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双辊薄带振动铸轧技术、板形电磁调控技术、大型筒节轧制技术、管材冷热加工技术、大型锻件宏细观氢害机理基础研究。
成员简介
于辉 教授/博导
团队第二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
钛及钛合金成形及性能控制,金属形变模拟及微观表征
许志强 教授/博导
团队成员
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层人选
主要研究方向:
冶金机械设计及计算机仿真;冶金机械传热研究;辊型电子温控技术
张嘉欣 讲师
团队成员
主要研究方向:
金属塑性变形加工工艺与微观结构演变
王海军 实验师
团队成员
冶金机械实验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
流体传动及伺服控制,铸轧工艺控制研究。
1、双辊薄带振动铸轧技术研究

图1双辊薄带振动铸轧机装备(自主研发设计)
双辊薄带振动铸轧技术是在现有铸轧技术基础上,对单侧铸轧辊施加简谐式振动外激励,继而实现对熔池区施加振动提高形核率、对轧制区施加双向剪切力形成搓轧强化再结晶的目的。该技术可将熔融金属直接轧制成成品或半成品带坯的工艺技术,省去了传统铸轧工艺中的冷却、再加热以及反复热轧的过程,具有短流程、低能耗、低成本、低污染、多品种、占地面积小等优势。
2、板形电磁调控技术研究

图2新型板形电磁调控轧机(自主研发设计)
板形电磁调控技术(又称辊型电磁调控技术)是一种新型板形调控技术。该技术以感应加热为基础,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和金属热膨胀原理,通过对电磁棒和轧辊内孔进行加热,利用电磁棒的热驱动和内约束机制以及轧辊自身受热膨胀,迫使辊型改变,实现辊型分段调控。
板形电磁调控技术不仅可以补偿轧辊挠曲、磨损,提高轧机横向刚度,还可以用于普通轧机改造,提升普通四辊、六辊轧机板形调控能力,该技术为消除各种肋浪、复合浪等高阶板形缺陷提供了新方法。
1、招生方向
①招生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要求本科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机械类专业,博士研究生要求本科和硕士均为机械工程专业。
2、招生名额
①每年招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3名;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名。
②每年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0-20名,专业型研究生10-20。
1、专业方向
①金属塑性变形的数值模拟及微观表征研究;
②轧制装备设计、工艺优化及性能控制技术研究;
2、本团队拟招聘青年教师1-2人。
3、基本条件详见燕山大学及机械工程学院人才招聘要求。
团队负责人:杜凤山 13803354838 / dfs@ysu.edu.cn
第二负责人:于辉 13780350181/ yuhui@ysu.edu.cn
团队秘书:张嘉欣 18830464975/jxzhang@ysu.edu.cn